
本文为真实案件纪实,旨在:破解犯罪心理,捍卫正义人间!探查人性阴暗,杜绝犯罪发生!温馨提示:本文为付费内容,前三分之一免费阅读
“事到如今,我也只能很苍白地说,对不起,叔叔阿姨!给你们跪下谢罪!希望你们平安,希望你们保重身体,也希望你们能谅解我的灵魂!”
2014年,一名复旦高材生站在了法庭之上,4年前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进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,并在硕士研究生就读期间发表了8篇核心期刊级别论著,其中五篇他都是第一作者,无疑是父母眼中的骄傲,学校也对寄予厚望,盼望他对社会做出贡献。
可这一切因另一名学子之死而划上了一个句号,林森浩的另一面性格也彻底颠覆了众人的认知,其姐姐和父母都难以置信:“我们不相信他会做出这样的事情,一直以来他都很老实很规矩,心地非常善良,怎么可能害人?一定是哪里弄错了!”
2013年4月5日起,黄洋突发疾病入院,陷入了昏睡。其父看到儿子变成这副模样,心如刀割,哀求医生“一定要救救我儿子,我就这一个儿子”。
纵使医生能够理解这名父亲的心情,他们也是尽了全力对黄洋进行抢救,却是无能为力;而与黄洋同寝的一名室友在该院见习,拎着果篮过来看望,对黄洋表现得十分关系,对黄父也多有劝慰。
黄父抹了抹眼泪,无助的叹了口气,但还是强打起精神对黄洋的室友表达了谢意:
“你是叫林森浩吧,前些天多谢你的帮助了。”
儿子重病入院,生命垂危,黄父担惊受怕,犹如无头苍蝇十分茫然,很多事情都顾及不上,好在林森浩热心,对他十分关照。黄父去寝室给黄洋拿东西,林森浩还熟练的告诉他哪些是黄洋的东西,路上遇见了,林森浩也要停下来问问黄洋有没有好转。
因此黄父十分感激这个有能力又相貌斯文的男生,含泪握着林森浩的手说道:“黄洋能有你这样的室友,挺好的。”不过一条简短的短信内容让黄父对林森浩彻底改观,事情背后的真相也就此曝光在了众人面前。
4月9日,与黄洋关系不错的一位师兄收到了一条匿名短信,提醒他注意一化学品。
“二甲基亚硝胺?”师兄猛然一惊,一股寒意从脚底窜到了心头,冷汗直流,双眼怔怔的望着前方,想起了前不久一事,他去看望黄洋时曾看到黄洋嘴皮子上下动着,似乎在说着什么,便凑过耳朵仔细去听,就听到黄洋含糊的呐呐道:
“水……水……”
当时他以为黄洋是口渴想要喝水,现下他看到这条短信,顿感毛骨悚然,脑中浮现出了一个惊人的猜想:“莫非黄洋病倒,根本就是人为?”
师兄擦了擦额头的冷汗,当即把情况告知了黄洋的导师,一翻阅,从一篇论文中发现黄洋的症状与一实验极其相似,而当看到论文的作者名时,师兄和导师都脸色大变,久久没有其他的反应。
这时,一名学生走了进来,导师抬头望去,忍不住往后退了两步,又低头看了下论文的作者名,就是眼前的这名学生——林森浩。然而林森浩面露急切,似乎急于解释,坚称自己与此事无关,可他在医院见习,对黄洋的情况了如指掌,为何什么都没透露过?
报警后,警方来到了黄洋待过的寝室,从黄洋的另一名室友口中获知,4月1天上午,黄洋喝过饮水机里的水,察觉到水的味道后他对饮水机和水桶进行了清洗,而后就出现了呕吐、发烧等症状。
这名室友起先也没有多想,但他看到林森浩在黄洋的父亲面前一副热心肠的模样,就觉得纳闷,同在一个寝室,他对林森浩与黄洋的关系特别了解,而且当他拿水杯想要去饮水机接水喝时,林森浩显得紧张,脸色沉重,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盯着他。
室友后知后觉觉察到了事情不同一般,但他没有证据,又不敢和林森浩撕破脸皮,才借了别人的手机给黄洋的师兄发送了匿名短信,师兄也是医学生,对二甲基亚硝胺并不陌生,恍然大悟。
4月12日,在铁证面前,林森浩无从辩解,才如实供述了事实,但在交代动机时,林森浩直视警察握紧了拳头,表情耐人寻味,语出惊人,他对黄洋的评价,让多少父母听了心慌慌。
庭审过程中,林森浩更是面不改色的说出一言,使得受害人家属脸色铁青愤而起身,恨不得当场把他暴打一顿,造成现场秩序的混乱,法警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才拉住受害人黄洋的家属:
